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

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

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


  

一、学院简介

北京工业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碳院”)创办于2022年,是学校深入贯彻国家和北京市关于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,聚焦社会经济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需求,助力首都“双碳”科技创新体系布局的重要举措。碳院致力于建设成为“双碳”领域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试验区。学院现有本科生63人,研究生74人。

二、“双碳”领域研究方向

围绕零碳能源供给、低碳城市运维、零碳流程核算、碳金融与交易、碳捕集与利用等城市碳中和研究领域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。

三、顶尖教学团队

聘请两院院士、国际知名学者及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导师,并整合各学院相关专业“双碳”研究骨干人才,构建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教学团队。

C7E9

四、培养特色

(1)“3+1+X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

按照“3+1+X”的培养模式,探索实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,设置弹性学习年限,统筹安排课程、科研、实践、学位论文等各环节,实现人才培养定制化、连贯化、高效化。学生在本科阶段匹配顶尖导师,提前进入前沿科研项目研究和学习。

577B2

(2)“双碳”特色课程与项目

1.聚焦“双碳”目标实现过程,结合学生所在所学专业,开设Carbon系列项目制实践课程,以问题为导向,逐层递进课程研究重点与深度,交叉研讨小组形式培育跨学科创新思维,促进学科专业知识交叉融合。设置“双碳”产业行业头部单位的实习实践环节,为本研课程学习与高阶科研实践的过渡做好充分准备。

2.开设《生态文明建设概论》线上课程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,以融通中外的国际视野,深入浅出地讲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、核心要义和实践伟力。授课团队汇集院士、知名教授和杰出青年教师,确保课程质量,激发学生“投身新时代、建功新征程”的动力和热情,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绿色理念,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培育生态素质。

381E6

(3)“双碳”特色课程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

设置数理、英语、计算机等高阶基础课程,打通同类本研学科课程与学分互认,按研究实际需求修读专业核心课程,设置更多理实结合课程、长学时大课、跨学科交叉课、前沿性创新课等。

1797F

26C1B


五、产教融合 + 科教融汇

与“双碳”领域重点行业企业深度合作,共建“双碳”大学生产教融合基地、高端科研平台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校外指导教师,把“双碳”最新进展、成果、需求和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环节,着力培养“双碳”领域卓越工程师和高层次工程技术未来领军人才。

57505

受邀加入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

BBCBD

成为北京碳中和学会副理事长单位

六、招生模式

按专业(类)招生,以专业分流形式选拔,主要考察学生在学期间学业成绩、对“双碳”的认知理解、面试表达等情况,具体以当年发布选拔细则为准。

本科招生专业:

326BE

七、学生未来发展

碳院招生专业方向既涵盖材料类、能源类、机械类、土木类、交通类、环境类、化学等传统优势工科专业,同时吸纳金融学碳汇领域专业,专业知识与应用场景覆盖范围广阔,就业选择机会丰富。学生既可留在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启研究之旅,也可走进国家级科研平台攻克 “卡脖子难题”,亦可进入“双碳”领域头部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实现追逐科学的梦想,更可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成为未来“双碳”领域的CEO。

八、学院风采

29C30

双碳特色人才培养案例入选

2024年高校双碳实践育人典型案例

研究生获中国研究生“双碳”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二等奖

学院定期举办“零碳未来”学术沙龙

学院师生赴北工大氢能研究院(大兴)开展主题教育活动

双碳特色培养班导师学生见面会

《典型应用场景的零碳方案设计》优秀课程设计

导师匹配专题朋辈前瞻分享会

学生参观零碳小屋

学院首届双碳特色培养班学生




学科专业